文∕傅尚裕
電視媒體在國內發展了將近四十年,最近正面臨一場空前的大變革,一旦傳統電視全面轉變為數位電視後,一般人對電視的印象將大幅改觀。究竟什麼是類比電視呢?簡單的說,傳統的電視媒體都是以類比訊號方式播送電視節目內容,未來在轉換成數位電視後將改用數位訊號方式播送電視節目內容。
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的轉換過程卻非常複雜,傳統電視台更要花上一大筆費用,才能順利轉型為數位電視台。電視從類比訊號播送轉換成數位訊號播送,其潛在意含遠非當年從黑白電視轉成彩色電視所能相提並論。
首先,數位電視的畫質大幅提升。我們一般以水平掃描線數量的多寡來評估電視畫質的高低,目前美國、日本和台灣採用的NTSC系統類比電視水平掃描線只有五百二十五條,而數位電視的水平掃描線卻可以大幅提高到一千條左右,幾乎倍增,效果當然加倍。數位訊號的畫質和音效都優於目前的類比訊號,可以帶來更高的視聽享受 另外,由於數位訊號可以壓縮,同樣的資料傳輸通道,一旦從類比訊號轉為數位訊號以後,資料傳輸量可以擴增好幾倍。換句話說,電視訊號在壓縮後,原來的一個電視頻道在數位化以後至少可以變成四個頻道。而更重要的是,數位訊號可以涵蓋文字、圖片和影像等各種內容,數位電視除了播放傳統的影音節目以外,還可以播放其他型態的資訊,帶來新的商機。
美國政府規定商業電視台必須在公元2002年五月一日全面開播數位電視,經過幾年的數位、類比雙軌播送緩衝期後,預計在公元2006年收回類比電視頻道。而我國交通部電信總局制定的數位電視時間表大致與美國相同,預計在公元2001年開播數位電視,在公元2006年收回類比電視頻道,並由經濟部高畫質視訊推動小組負責推動工作。
數位化電視除了頻道增多和畫質、音效變好以外,最主要的商機在於提供了新型態的電視廣播服務,包括資料廣播、互動電視和隨選視訊,其中最關鍵的改變是資料廣播。
數位化電視6Mhz的頻寬可以傳遞19.4Mbps的資料量,相當於一個超大的無線寬頻網路。由於影片在數位化之後,只是一堆0與1二進位數位資料的組合,與網際網路傳遞的電腦資料並無太大差別,數位化電視的寬頻網路除了可傳遞數位化影片之外,還可以傳遞任何形式的數位資料,帶來無限的商機。基本上,我們可以把每一家數位化的電視台都當成是一家網路內容供應商,可以向觀眾播送任何形式的數位資料,與傳統網路內容供應商之差別只在於播送管道的不同。換言之,數位化電視的通路革命讓傳統電視業者取得和其他網路內容供應商一較長短的機會。
另外,數位電視可透過有限的資料上載量,達到互動電視的效果,讓觀眾實際參與節目內容,增加有獎問答、紅娘配對等節目的臨場效果。而所謂的「隨選視訊」則可以讓觀眾打破播放時間限制,在任何時刻自由挑選自己想看的節目。
具體而言,數位電視的商機可從傳統電視業務和非傳統電視業務兩方面加以觀察。在傳統電視業務方面,原有的電視節目和廣告內容可以加上類似網頁般的效果,一半螢幕是影片,而另一半螢幕則是詳細的文字和圖片資料,結合網際網路的內容。觀眾在欣賞廣告片時,可以按下一個按紐,下載關於這個廣告商品的更詳細資料。 而在非傳統電視業務方面,數位電視可以當成是寬頻上網的途徑,電視機搖身一變,成了一部可以上網的電腦。目前中華電信主推的ADSL數位用戶迴路大約提供512Kbps頻寬、CableMODEM纜線數據機則大約提供1 Mbps的頻寬,未來只需把數位電視提供的的超大頻寬分割出一部分,即可供寬頻上網之用。當然,如果只把電視當成連接上網際網路的設備,未免太大才小用,數位電視的超大頻寬本身就是一條超級銷售通路,廣大觀眾群都是潛在客戶。例如,音樂和電影商可以透過數位電視的寬頻通路,以直銷方式銷售數位型態的音樂和電影內容給消費者。下一步的發展當然就是電視購物等電子商務,觀眾看到一段廣告片時,可以直接點選廣告片中的商品閱讀詳細資料,或是直接以電子消費方式購買產品 在數位電視開播後,一般人要如何才能收看數位電視呢?最簡單的方法是購買一部所謂的視訊轉換器,接上現有類比電視機後就可以收看了。不過這種方式的缺點是只態收看標準解析度的數位電視節目內容,用戶必須要購買一部真正的數位電視機,才能看到真正的HDTV高解析度畫面。由於數位電視機售價昂貴,造成數位電視普及的一大障礙。另外,數位電視的規格並不統一,美規和歐規系統相持不下,我國目前決定採用美規的數位電視系統。但是美規數位電視系統需要室外天線,移動收訊能力不佳,授權費用也較高,有不少明顯的缺點,目前歐規系統似乎聲勢較大。
美國微軟公司在獨霸個人電腦軟體市場後,目前正積極搶攻數位電視市場,推出了結合電腦和電視的Microsoft TV平台。整套系統包含下列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網路電視,亦即把電視轉變成寬頻上網的工具,可以瀏覽各個網站內容並收發電子郵件。數位電視台可以扮演入口網站的角色,決定觀眾在上網的第一個畫面將看到什麼樣的內容。
第二個層次是互動電視或所謂加強型電視,重點在於結合電視的影像內容和網際網路的電腦資訊,提供網頁式的電視傳播。另外也提供了互動電視功能,允許觀眾參與節目內容。
第三個層次則是個人化電視:這個層次的兩個主要概念是「電子化的電視節目指南」和「數位錄影」。觀眾可以根據數位電視台播出的電視節目指南,選擇自己要看的節目,在欣賞節目時可以像平常欣賞VCD或DVD時一樣快速前進或後退,重播精采內容、迅速找到自己想看的片段。而如果是即時播出的節目,也可以透過電腦硬碟機或DVD錄影機等儲存設備,經由電視節目指南設定要自動錄影的目。換句話說,所謂的個人電視是指可以讓觀眾全權控制要在什麼時間看什麼節目,從電視台一手掌控節目播出轉變成由觀眾全權當家作主。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下列網址:
Microsoft TVhttp://www.microsoft.com/tv/ 根據統計,美國現在已有33%的電視台完成數位化播出的轉換過程,進度還算順利,但是收視戶購買數位電視或加裝視訊轉換器的比率卻極低。估計美國類比電視機總數約二億五千萬部,全球更高達十億部左右,數量遠比個人電腦更多,只要有部分的類比電視機轉換成數位電視機,就足以構成龐大的潛在商機。然而,收視戶缺乏更換數位電視機的誘因,數位電視台也必須尋找可行的經營模式,數位電視的發展還有一段長遠的路要走。
(轉載自『吾愛吾家』九月號,261期)
資料來源:http://www.lmcf.org.tw/Htm_F/tecno/tecno3.htm 科技生活/迎接數位電視的大革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