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面板經濟使用率 瞄準智慧電視市場
【吳秀樺、王郁倫╱台北報導】鴻海(2317)入股日本夏普(SHARP)堺10代廠SDP(Sakai Display Product)之後,為去化10代廠的面板產能,鴻海為趁勝追擊,近期傳將再與寬頻業者攜手,合推40吋綁約0元液晶電視搶市。
對此傳言鴻海發言人邢治平表示,經過內部確認,並沒有40吋電視0元方案這回事,公司也無此規劃。
堺10代廠產用率80%
由於鴻海在入股SDP之後承諾必需銷售一半的面板產能,以堺10代廠的產能計算,目前單月玻璃母基板投片量為7.8萬片,產能利用率約在75~80%,鴻海負責去化的年產能約在42~45萬片玻璃母基板;若用60吋計算,每年鴻海得銷售300萬台以上的60吋液晶電視面板,對鴻海而要去化這些面板產能,也有相當大的壓力。
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指出,相較於前5大的面板廠如友達(2409)、群創(3481),三星顯示器(Samsung)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與夏普(SHARP)等,都有供貨給國際液晶電視品牌廠。
至於鴻海面板目前僅為VIZIO及與部分的中國品牌客戶做整機代工並未銷售面板,因此鴻海的整機採取與寬頻業者合作,走綁約方式進行搭售,是對鴻海最佳的行銷策略。
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指出,相較於前5大的面板廠如友達(2409)、群創(3481),三星顯示器(Samsung)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與夏普(SHARP)等,都有供貨給國際液晶電視品牌廠。
至於鴻海面板目前僅為VIZIO及與部分的中國品牌客戶做整機代工並未銷售面板,因此鴻海的整機採取與寬頻業者合作,走綁約方式進行搭售,是對鴻海最佳的行銷策略。
雙管齊下攻中國市場
吳金榮說,由於鴻海的液電等級大約與一般通路品牌相當,只是台灣的液晶電視市場不大,加上液晶電視滲透率約在8成,鴻海最終市場還是在中國。只是鴻海要進軍中國市場得與中國品牌業者正面競爭,難度相當高。
吳金榮指出,即使走綁約模式,由於中國有線電視費用並不高,對鴻海而言未必有利,最終的目標應是著眼於接下來的智慧型電視市場。他說,利用智慧型電視與內容提供者、寬頻業者等合作,加上內容搭載硬體的銷售模式做為出海口,才是鴻海要打通入中國液晶電視市場的關鍵所在。
多尺寸混切模式生產
事實上,SDP除了60吋之外,目前也積極規劃生產70吋與80吋的液晶電視,10代廠70吋可切6片、80吋切3片,經濟切割率都在9成以上;本次推出的40吋液晶電視,則是採用80吋與40吋混切方式進行生產。
由於目前很多面板廠都是採用多重尺寸混合生產的切割模式,不採用單一尺寸的經濟切割率,以達到最佳的獲利模式,提高面板的經濟使用率。
吳金榮指出,即使走綁約模式,由於中國有線電視費用並不高,對鴻海而言未必有利,最終的目標應是著眼於接下來的智慧型電視市場。他說,利用智慧型電視與內容提供者、寬頻業者等合作,加上內容搭載硬體的銷售模式做為出海口,才是鴻海要打通入中國液晶電視市場的關鍵所在。
多尺寸混切模式生產
事實上,SDP除了60吋之外,目前也積極規劃生產70吋與80吋的液晶電視,10代廠70吋可切6片、80吋切3片,經濟切割率都在9成以上;本次推出的40吋液晶電視,則是採用80吋與40吋混切方式進行生產。
由於目前很多面板廠都是採用多重尺寸混合生產的切割模式,不採用單一尺寸的經濟切割率,以達到最佳的獲利模式,提高面板的經濟使用率。